2019年12月19日下午,我校bat365在线官网“珠江经贸论坛——研究生工作坊”2019年秋季第八期于bat365在线官网304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陈川老师以及bat365在线官网研究生。
本次论坛全部为经济组,由陈川老师于304会议室主持召开,主要针对四篇经济学类文献研究成果展示。其一为《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再分配效应--老子西部大开发的证据》,主讲人为2018级财政学研究生欧永豪、2019级财政学研究生吴柳滢。其二为《Bad start, bad match? The early career effects of graduating in a recession for vocational and academic graduates》主讲人为2018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冯嘉恩、2019级产业经济学学研究生陈晓欣、2019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刘阿琦。其三是2018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李垠慧、2019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沈晓娟、2019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王竹青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升级》进行讲解;四是2018级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李健敏和2019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王凯松同学作为主讲人,汇报了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资本错配--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一文的研究成果。
经济组论坛讲解
经济组第一小组的欧永豪和吴柳滢同学首先阐述了该篇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基于西部大开发的证据研究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再分配效应;其次,两位主讲人梳理了文章的脉络,重点突出了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税率地区间产生的再分配效应,利用变换控制组的双重差分方法进行的实证检验也显示西部地区税基的增长是以相邻地区的税基流失为代价的,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以尽可能降低其负外部性。接着,经济组第二组的冯嘉恩、陈晓欣和刘阿琦同学首先指出本文的重点关注了两类毕业生在特定领域就业状况的差异对工资的影响,并表明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学术型毕业生在毕业时特定领域的就业每下降1个百分点,工资就会降低10个百分点,并且在毕业六年后,工资损失逐渐消失,而职业型毕业生可能长期处于工资损失的影响下。在最后,描述了实证结果并得出结论:工作流动性解决了学术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作4年后的不匹配问题,而职业毕业生仍然可能不匹配。
经济组第三组的李垠慧、沈小娟和王竹青同学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实现企业优化升级。接着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尝一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最后,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分析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升级。经济组第四组的李健敏和王凯松同学首先提出了研究核心问题,即政府政策是否必然会导致资本错配。接下来,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显著缓解了资本错配问题。最后基于企业生产率的分析表明,提高企业生产率是降低资本错配的重要途径并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经济组论坛讲解
论坛的最后,陈川老师为本次论坛作出总结,首先,他对本场论坛进行了总结性评述,并针对政策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建议,如何证明某种作用是政策影响的后果,其思路就是要构造与被政策照顾的个体相似的个体,接着进行对比分析,并要致力于对这个对照组的严格精细控制。接着,老师对论文写作的选题和研究做出了指导,在选题方面,一方面,尽量选择和所处区域相关的问题,需要有直观经验,落脚点为熟悉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选题越大,与外界接触的边界越多,所需控制的变量越多,越不容易交代清楚,因此选题最好以小见大。在论述方面,老师强调论述的观点要与文章重点贴合,尽量避免赘述和文章核心观点相关度不大的论点,并且建议同学们写论文提出的某些观点不要太绝对。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论坛收获颇多,开辟了自己写作和研究的新思路。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